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他们怎么都从外地回张家口了?

    信息发布者:zhangzhen
    2018-01-09 16:10:52   转载


    家乡的发展,父母的召唤,漂在外地的许多人做出决定——


    再见异乡,你好家乡!


      大城市有漂亮的霓虹灯,有火红的夜生活,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远方,但大城市也有着很大的生活压力和不能与人言说的无奈。家乡的不断发展,父母的亲切召唤,对在外漂泊的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份归乡的踏实与安定驱散了漂泊异乡的空虚和寂寞。挥手向异乡告别,虽有几分不舍,但又有什么能够比得上归乡的这份幸福呢?

    在外是一个人的挣扎

      7月27日9时,大伟才睁开惺忪的睡眼,“好久没睡懒觉了,回家真好!”他伸了个懒腰,惬意地说。

      “我29岁了,在长沙呆了5年,7月中旬办了离职,准备回来工作。”2010年,大伟大学毕业后便到长沙去“投靠”一位朋友,二人在长沙一个电子商场租了柜台,开始销售电脑及配件。由于创业的资金和经验有限,生意苦苦支撑了一年,就以亏本画上了句号。后来,他又和朋友先后各自找到了工作。“我找了一家4S店,做起了汽车销售,卖了4年车。”大伟说,凭着对汽车的精通、对工作的热爱,他经常成为销售冠军,受到老板的赏识,在长沙的汽车销售圈子也颇有名气,不仅拿到了可观的收益,还积累了不少人脉。但他每天都得挤公交、地铁去上班。由于在长沙没有自己的房子,大伟也经常搬家。最让大伟头疼的是工作忙、圈子窄,他至今还没有女朋友。“父母都很着急,希望我快点安定下来。”

      去年年底,大伟回家探亲,发现我市很多县区汽车销售还是空白。经过半个多月的考察,他和一位亲戚决定筹措资金在康保县开一家汽车销售店。“干汽车销售多年,我有进货渠道也有销售经验,开业前我还从长沙请了一位懂得经营运作的朋友来帮忙。”今年7月中旬,大伟向长沙的公司递交了辞呈,踏上了回家创业的路。“其实也挺不舍得离开长沙的,虽然有了经济基础,有了经验,回家还得从头再来,但是,我不想一个人在外漂泊,想安定,想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明确的方向。”

      站在三十而立的门槛上,在远方漂泊了5年的大伟,回家了。


    回家是两辈人的奋斗

      今年6月底,沽源县闪电河乡一个农家院红火开张了。这个农家院的老板叫小兵,今年27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我以前是开工程车的,我爸也是。”小兵皮肤黝黑,笑起来十分憨厚。小兵的父母以前在沽源县务农。20年前,村里很多人去北京打工,有的到北京的饭店、旅馆里当服务员,有的到北京去拉杂土。小兵和姐姐也随着父母来到北京,住在一个大杂院里,院里堆满了盖楼房用的楼板,大家都管这里叫“楼板大院”。从拥有一辆二手翻斗车,到家里买来了全新的吊车、挖掘机,再到姐姐嫁给同在“楼板大院”里的姐夫,小兵见证了“北漂”带给全家的生活变化。后来,他也考了驾照,帮着父亲打理家中的几辆工程车,娶了“楼板大院”里最漂亮的姑娘。

      “我不想再让我的儿子开工程车了!”今年年初,小兵把家里的几辆工程车卖掉了,拿着卖车钱以及父母和自己多年的积蓄,小兵一家人回到了沽源县,买了两套楼房、投资了一个农家院。提及北京,小兵眼里还是闪现了一丝不舍。“毕竟在北京挣下了家底,那里也有很多好兄弟、好老乡,希望无论是回到家乡的,还是留在那里的都能越过越好。”北京,给了小兵太多机遇,太多支持,他对北京有说不完的谢意,但小兵从未后悔回到家乡的选择。“县城里建设得真好,刚回家的时候,我在县城入口端详了好半天,都不认识以前的路了。”

      小兵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他笑着说,告别出租房他很高兴,不再开工程车他也很轻松。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和妻儿在家乡过上安稳的生活。


    团圆是三代人的选择

      李先生今年53岁,在北京做司机,他的妻子在北京一家餐馆里做面点,两个人一个月的平均收入接近一万元。几年前,李先生的父亲去世了,李先生的母亲年岁已高,不愿随他到北京,也不愿跟其他的儿女一同生活,如今独自住在沽源农村。李先生夫妇俩有一个独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张家口工作。去年,李先生给儿子在市区买了房子。同年,他的儿子和一位护士喜结连理。

      今年4月,李先生的儿媳怀孕了,这可乐坏了李先生夫妇俩。想着马上要做爷爷、奶奶,他们更是干劲十足,一心想着多赚些钱,让生活更富余些。但儿媳的孕吐反应比较严重,儿媳的母亲身体不好,李先生的儿子又经常出差,儿媳吃饭都成了问题。李先生的爱人心疼儿媳,便向餐馆请了一个月的假回家照顾儿媳。这期间,李先生的母亲身体又难受了,李先生赶紧从北京赶回老家,带着母亲到市区一家医院住院治疗。

      7月19日,李先生的母亲康复出院,儿媳的孕吐反应也有所减轻,正赶上李先生的儿子休息,全家人这才有机会坐在一起吃了顿团圆饭。吃饭期间,李先生的儿子看着父母头上的皱纹,有些动容,一边给父亲倒酒,一边说:“爸,妈,你们到北京打工已经快15年了,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你们辞掉北京的工作回市区开个小店吧,咱们三代人就团圆了。”听了儿子的建议,端详着老母亲因病消瘦的身体,琢磨着儿媳今后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的辛劳,李先生和妻子把回老家的打算提上了日程。“我们岁数大了,回老家是迟早的事儿,只是有点舍不得那边的工作。”李先生说,他和爱人的工作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得等老板找到了合适的替代人选再离职。

      “今年年底,我们就打算把出租房退了,回老家找个合适的地段,开个小卖铺,把我的老母亲也接过来住,尽尽为人子女的孝道。养家的重担就交给年轻人,我们专心带孩子。”李先生说,这个决定让他们感到挺幸福。


    安稳是四位老人的期盼

      丽丽和丈夫都是沽源县人,大学毕业后,一同留在了石家庄工作,至今已经在石家庄“漂”了近7年。

      “我们是2008年年底结婚的,两家的条件有限,结婚之前也没有买房子,我们就只能在石家庄租房住了。”丽丽的丈夫在一家科技公司做软件,她则在一所民办学校负责招生。两个人工作都非常努力,工资从每月几千元涨到近2万元,丈夫也从一名职员升职为科室负责人。虽然两人的收入不算低,但在石家庄各项花销比较大,几年下来,夫妻俩也没有多少积蓄,想在石家庄买房子有点力不从心。因为工作比较忙,丽丽和丈夫觉得生活很漂泊,条件不够成熟,结婚七年也没有要孩子的打算。

      眼看着同龄人的孩子都上了幼儿园,双方家长急了。“公婆和爸妈一打电话就催着我们要小孩,还说如果觉着石家庄不够稳定,就回老家发展。”丽丽也曾想过回老家工作,但她觉得丈夫做软件的特长,在家乡很难有用武之地,更别提保证收入了。今年年初,丈夫所在的公司决定到我市开展一个试点,主要推广一些软件的后台操作程序,丽丽的丈夫主动“请缨”回到市区,建立了分公司。丽丽也辞掉了学校的工作,随着丈夫一起回到张家口。“一听说我们回来了,可把四个老人高兴坏了。”想起公婆和父母迎接他们回家时的高兴劲儿,丽丽红了眼眶,“我爱人的收入还算稳定,不比从前少,我们已经准备在市里买房了,我也正在备孕,不准备工作了,还想着不定期地把公婆和爸妈接过来住。”

      谈及今后的打算,丽丽坚定地说,她在外面漂泊很辛苦,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在市里安家让她觉得踏实,她再也不走了。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