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连针沟村 lianzhengou.nync.com 欢迎您!
无劳力、无技术、无资金,有劳力、无技术、无资金,有劳力、有技术、无资金这三类贫困户,如何脱贫?如何增收?京山县积极探索资金折股量化、土地入股分约、户贷互助合作等多种收益方式,做到了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精准到户、到人,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今年上半年,参与贫困户1950人。预计到年底,70%以上贫困户可通过金融+产业扶贫方式实现脱贫,户平增收1.3万元以上。
思路创新 折股量化 保底分红
针对无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京山县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和扶贫资金,把资产、资金变成贫困户股金,将集体资产资源租赁新型经济主体,实现普遍增收。
该县将扶贫资金量化折股,整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等,集中投资到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按一定比例折股量化为贫困户持有的股金,到村到户到人,实现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民”,并按股分享收益。
“我们的原则是,确保贫困户租赁分红不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息。”县扶贫办主任石攀说,县、乡两级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村集体、贫困户现场核算、民主协商,建立合理的三方收益分配机制。
绿林镇全力村将香菇基地、分拣仓房等共有扶贫资产有偿租给合作社、龙头企业及普通村民,租金收入按村集体与贫困户群体2:8分红,贫困户依股权配比分享收益。孙桥镇青树岭村将用扶贫资金和帮扶资金建成的标准化养鸡场租赁给能人刘国安经营,与村集体签订收益保障合同,在每年缴纳收益保证金6万元的基础上,收益超过20万元,部分收益拿出来与13户贫困户按3:7分成,确保贫困户每年保底分红5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该县筹措资金6000万元,投资到5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折股量化到1660户贫困户,在参与打工增收的同时,还能确保困难群体户均年增收5000元。
方式创新 “城归”引领 土地入股
针对有劳力、无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通过引进城归人士流转承包土地,发展产业,鼓励积极参与务工,开辟持续增收路径,实现多重收益助力脱贫。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城归工程”,京山县引导100多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引进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合作社50多个,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带动模式,鼓励贫困户到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务工,建立利益联系机制。坪坝镇在外成功人士陈谷成回乡兴办京山夫子庙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8个贫困户入社务工,每人每月工资2100元,带动每户年增收25200元。京山曹武镇源泉村源湖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常年聘请贫困户周家勇、刘青山、邓万全、周岁标打工,保证每年收益在15000元以上,实现了完全脱贫。
与此同时,该县还流转土地入股联业增收。引导贫困户将承包的土地经营权入股,按照每亩600-800元集中流转到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1200多户贫困户将21000多亩土地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收益达1600多万元,实现了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连心”。钱场镇荆条村贫困户将357亩土地入股流转至盛老汉家庭农场,每亩可获得600斤稻谷的保底收益,农场产生效益后,按18:1的比例与贫困户二次分成,贫困户通过务工收入、资源入股分红,户均增收达到2万元。
路径创新 户贷共用 互助合作
针对有劳力、有技术、无资金的贫困户,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方式,放大资金在产业扶贫中的乘数效应,夯实稳定增收基础,用金融手段支持产业脱贫。
由县财政出资2000万元设立产业扶贫基金,按1:10的比例放大,撬动小额扶贫贷款共计2亿元,给予贫困户“10万元以内、3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小额信用贷款,采取“分贷统还”、“户贷合用”方式,推动扶贫小额贷款股权化投资,按投资额的6%分红。
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等模式,把合作社、贫困户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加快企业发展、农民增收。京山永兴食品公司采取“公司+镇香菇种植合作社+村分社+贫困户”模式与绿林镇进行合作,由政府投资,企业提供技术、原料,签订购销合同,328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
通过变资金分散用为集中用,变单个发展为抱团互助。截至目前,该县实际发放贷款6491万元,扶持660户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基地和项目。